佛山城市競爭力飚升至全國第11位
來源:佛山日報
最新公布的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顯示:佛山城市競爭力繼續大幅提升
■佛山城市綜合競爭力在全國排名從第15位上升至第11位
■文化競爭力、制度競爭力、政府管理競爭力、企業管理競爭力、開放競爭力和資本競爭力位居全國前列
■產業集群是城市經濟增長的源泉,佛山是中國產業集中度最高、最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基地之一
隨著現代化大城市的規劃、建設和發展,佛山的城市綜合競爭力逐年提升。在最新出版的《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no.3》公布的2004年度中國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榜上,佛山由上一年的第15位上升至第11位。
排名不斷上升
《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》是由中國社會科學院倪鵬飛博士牽頭、國內近百名專家參與的國內城市綜合競爭力研究權威報告。在其研究公布的2002年度中國城市競爭力排名中佛山居第24位,在2003年度排名中佛山大幅躍升至第15位。
專家們去年初就預測,未來兩年以及“十一五”期間,佛山的城市增長競爭力(指城市競爭力相對自身提高的速度)有望大幅提高。在最新出版的第三期研究報告中,佛山的城市綜合競爭力排名再次大幅提升至第11位。前十位依次為:上海、深圳、廣州、北京、杭州、寧波、蘇州、無錫、廈門、天津。
優勢明顯仍有“短板”
報告對佛山的多個分項指標予以高度評價。報告指出,佛山的文化競爭力列第4位,制度競爭力、政府管理競爭力和企業管理競爭力三者均列第9位,充分說明佛山具有很強的創新創業精神、成熟的市場環境和高水平的管理。在政府管理競爭力方面,報告認為,佛山在政府執法、政府創新、政府規劃方面都非常有優勢。
報告指出,佛山的開放競爭力和資本競爭力也較強,分別列第10位和第11位,其資本獲得便利性列全部城市之首,而經濟區域化程度列第5位,這都是很突出的優勢。
報告在肯定佛山的人才競爭力有一定優勢的同時,指出我市人力資源教育方面是“短板”。同時,報告認為佛山的發展也有隱憂,如基礎設施競爭力不強,環境缺乏競爭力,城市環境質量、環境舒適度和人工環境優美度欠佳。
產業集群競爭力強
本次報告把產業集群作為研究重點,并將其喻為中國經濟的龍脈。報告認為,產業集群改變著當今世界的經濟版圖,決定著國家和城市的未來。報告總結了中國城市產業集群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,并提出了10條政策建議。
在對我國47個城市50多個產業的產業集群競爭力進行計量分析的基礎上,報告認為佛山是中國產業集中度最高、最有市場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基地之一。這體現在,佛山在制造業方面的11個產業集群具有競爭優勢,其中在金屬、電器等制造業領域具有絕對優勢,在皮革、塑料和家具生產方面極具競爭力。在同一產業的競爭力排名中,佛山的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排第1位,金屬制品業排第2位,家具制造業排第3位,有色金屬冶煉及壓延加工業排第4位。
在服務業方面,報告認為佛山的教育產業,衛生、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,金融業,信息傳輸、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具有產業集群競爭優勢。